2022年全国老员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延安专项活动——传承基因 红心向党(二) |
发布人:
李蕊
发布时间:
2023-10-26
浏览次数:
314
|
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实践,提高高校员工的党性修养,必赢76net线路“传承基因,红心向党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,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,开始了第二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 饮水思源,初心如磐 8月11日上午,实践团从延安市来到了延川县梁家河村,学习梁家河精神,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。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插队来到梁家河带领村民们用沼气、挖水井、办铁业社,在他的指导下,梁家河村建成了陕西省的第一座沼气井,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善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旧居,成员们看到了他当年费尽周折带来的两大箱书,在梁家河的工作繁重,条件匮乏的情况下,习近平总书记仍然坚持学习,习得一身本领。习近平总书记与村民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,在离开以后的多年里,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挂念梁家河村,成为国家主席以后他也曾多次重回梁家河村进行慰问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,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,7年时间里,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,使我受益终生。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,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,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。 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艰苦磨练,拼搏奋斗,挥洒过7年汗水的地方。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让我们感受到为民造福的初心,追求真理的精神,埋头苦干的作风,作为我们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坚持初心,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。 誓言铿锵,责任在肩 在梁家河村党支部,实践团重温了入团宣誓。宣誓时,成员们攥紧拳头,目光坚毅,在心中默默许下为社会主义做出贡献的誓言。梁家河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而言:“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”梁家河村的变化,正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缩影,更是如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优秀的楷模。对我们青年员工而言,梁家河早已成为了我们所向往的、应该终身学习的精神圣地。这次可以在梁家河进行重温入团宣誓,让我们觉得十分荣幸、十分难得。这次宣誓不仅仅是重温,更是加强大家精神上坚持人民情怀和党性信仰的力量,让我们在宣誓中更好的体味梁家河吃苦奉献、责任担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!更让我们可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目标,积极地投入往后的实践工作和学习中去,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! 凤凰山麓,革命传承 每一处革命旧址都讲述着一段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故事。下午,实践团队来到了党中央进驻延安的首个驻地,位于延安市宝塔区的凤凰山麓革命旧址。中共中央在驻凤凰山期间,实现了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,度过了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。毛泽东、周恩来、朱德等人克服艰难的生活环境,为实现共产主义艰苦奋斗。白求恩在加拿大红色思潮的影响下,来到延安援助中国共产党,培养了大批革命医疗战士,为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做出巨大贡献,体现了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。 团结紧张,严肃活泼 实践团队走进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。沿着环形的布展陈列,成员们按时间顺序在馆内参观了抗战时期抗大的创建和发展。抗大办学坚持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”的教育方针,为我党和我军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,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。纪念馆的布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感,设计了独特的“书桌式”、“磨盘式”展柜,形象地向实践队展现了艰苦活泼的抗大校园生活。随后,由实践基地的带班老师代爽,带领所有实践团队学唱抗大校歌。实践团成员怀着对抗大精神的崇敬,迅速熟悉歌词与曲调,将这一首既青春蓬勃又十分豪迈的抗大校歌唱得动听嘹亮。实践团成员张可心在学习完抗大校歌后表示,作为广大青年员工的一员应该勇当民族先锋、敢于冲锋在前、不畏艰难困苦,向抗大精神看齐。 饺香浓浓,情系师生 傍晚,实践团成员来到基地餐厅,与指导老师一起参加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包饺子活动,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,缓解实践团成员一天的疲惫,让团队成员在延安实践基地感受家的温暖。“好吃不过饺子,温暖不过集体”一颗颗饱满的饺子在锅中翻滚,实践团成员在包饺子的过程中,感受到自己动手的成就感,切身体会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的精神。 新时代青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役,作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锋队,必赢76net线路“传承基因,红心向党”社会实践团队以此次延安之行为平台,依托延安红色文化资源,追寻红色足迹,奉献青春力量,我们永远在路上!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(图片:杨艺蓉 文字:“传承基因,红心向党”社会实践团队 初审:岳芳 复审:王体龙 终审:段卓夫)
|